【唐艷】董仲舒的正人聊包養網站養生觀與飲食思惟
董仲舒的正人養生觀與飲食思惟包養網dcard
作者:唐艷
來源:《衡水學院學報》2019年第6期
時間: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初七日癸酉
耶穌2019年12月2日
作者簡介:唐艷(1990-),女,陜西安康人,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教導學院,講師。
摘要:董仲舒不僅把飲食指向仁義品德和禮樂軌制的實踐層面,並且上升到了包養ptt天然神論和精力信心層面。他在“天人感應論”“陰陽五行論”的條件下,以“天”為根源,以“食”為載體,從天道運行的法則和規律中探尋養生聰明。天不言不語,萬包養感情物看似自生自長,實則由天所主宰。董仲舒在養生和天意之間投射了一道隱蔽的認知防線,唯正人謹慎察物,有洞析事物的敏理性和判斷力,才幹真正清楚參天取食的聰明。董仲舒是天道的年夜翻譯家,將抽象晦澀的奧妙之理,轉化為直觀性、實踐性的生涯內容,實則是在構建人們飲食思包養行情維中的天道觀念。“感念”與“中和”是董仲舒非常強調的飲食請求。天賜人以物,人必感念神的恩澤,循天擇食祭奠,以表對天的懷念和敬畏。“中和”是六合陰陽均衡的最佳狀態,不僅是天道人性之最基礎,還是人自我修養、養生長壽之最基礎。故飲食有節,勞逸有度,才幹得六合之泰,延年益壽。董仲舒的飲食養生思惟,是從天人感應論、陰陽五行論中催生出的理論產物,融會了中醫學、陰陽學、天道學、五行學說的理論精華,通過“食”與“天”的緊密聯結,彰顯漢代天人哲學的深入內涵。
關鍵詞:董仲舒;正人;養生;飲食;天人感應;中和
基金項目: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重點推薦項目(ZZzdz19003)
“正人”堪稱儒家設計的經典人格,《白虎通義·號》曰:“或稱正人者何?品德之稱也。”[1]48賢能尚德是正人的特質,修身養德是正人的“必修課”。《禮記·禮運》曰:“飲食男女,人之年夜欲存焉。”[2]607“食”乃人年夜欲之一,也最能用包養網心得來考驗天性與德性之間的張力,“吃”關切人的倫理底線和品格貴賤。“吃”是天性,而“若何吃”則是文明。“夫禮之初,始諸飲食”[2]586。“食禮一體”是中國特有的飲食思維,先秦禮樂軌制與飲食活動緊密相關,飲食與性命、個體成長、婚嫁、繁衍、族群和社會,生物鏈般牽系在一路,不斷催生出一系列的禮樂文明。儒家先賢把飲食之“養”與禮樂之“治”相融會,孔子、孟子和荀子都在試圖把“吃”變成社會學、政治學和倫理學的話題,這是中國性格哲學的應有之義。直到董仲舒,飲食不僅指向仁義品德和禮樂軌制的實踐層面,並且上升到了天然神論和精力信心層面。他以“天”為根源,以“食”為載體,從天道運行的法則和規律中探尋正人的養生聰明。
一、“吃”的傳統解讀
一個平易近族對食色之欲的態度和處理方法,占據著文明的主要部門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曰:“食、色,性也。”[3]飲食男女,乃人之本性。前人對男女兩性問題守舊內斂,甚至停滯、梗塞,而對“飲食”的關注非常頻繁,甚至台灣包養網牽扯到各個文明領域。《尚書》《詩》《禮記》《周易》《呂氏年齡》中均有豐富的食器及飲食文明的相關記載。《尚書·酒誥》包養一個月:“爾乃飲食醉飽。”[4]377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“苾芬孝祀,神嗜飲食。”鄭玄箋:“苾苾芬芬有馨噴鼻矣,女之以貢獻享祀也,神乃歆嗜嘗女之飲食。”[5]即使是人們崇奉中的神,都會因祭品馨噴鼻而有嗜欲,更何況人呢?《周易·頤卦》曰:“貞吉。觀頤。自求口實。”[6]口食品以自養,食品是人的基礎需求。可見,口腹之欲在古典文獻中廣泛獲得認可和重視。
“吃”是個體的天性,而“怎樣吃”則會牽扯到經濟、政治、歷史、文明、習俗等領域。《周易·頤卦·象》曰:“正人以慎言語,節飲食。”[7]“吃”與德性禮儀相掛勾,嗜欲無度,不講節制,就會品德敗壞,有違正人風范。老子曰:“治年夜國,若烹小鮮。”[8]政治與飲食緊密相關,二者有配合的管理之道,故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曰:“王者以平易近人為天,而平易近人以食為天。”[9]龔鵬程在《中國傳統文明十五講》中寫道:“在中國,吃不只是吃,更是幾乎可以延長到一切事物上往的活動。”[10]足以看出,飲食對中國傳統文明的輻射極其廣泛和深入。
古語講“病從口進”,飲食與安康的關系更為直接。孔子曰:“子之所慎:齊、戰、疾。”朱熹注:“疾又吾身之所以逝世保存亡者。”[11]疾病是人存亡攸關之事,孔子將其與戰爭、齋戒相提并論,足以看出他對疾病的謹慎態度。《左傳》昭公九年載膳宰屠蒯言:“味以行氣,氣以實志,志以定言,言以出令。”杜預解曰:“氣和則志充,在心為志,發口為言。”[12]食品決定人之血氣,氣影響意志,意志感化于言行。《呂氏年齡·情欲》曰:“前人得道者,生以壽長,聲色味道,能久樂之,奚故?論早定也。”[13]45前人的長壽之道,離不開聲色味道,飲食是人長壽的主要原因。《黃帝包養一個月價錢內經·靈樞》曰:“夫百病之所始生者,必起于燥濕冷暑風雨,陰陽喜怒,飲食居處。”張志聰解曰:“氣合于無形而為病,藉人氣之生長以慧安。”[14]飲食、居所和喜怒哀樂的情緒均為百病原由。
孔子對人若何吃、吃什么、怎么吃的問題進行過良多討論。《論語·鄉黨》提出正人“二不厭”“三適度”“十不食”。孔子曰: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食饐而餲,魚餒而肉敗,不食;色惡,不食;臭惡,不食;掉飪,不食;割不正,不食;不得其醬,不食;肉雖多,不使勝食氣;惟酒無量,不及亂。沽酒,市脯,不食,不撤姜食,未幾食。”[15]408-414孔子在飲食上非常謹慎嚴格,對于腐爛、發霉、反時常、烹飪不當、無調味佐醬等食品杜絕食用,甚至對吃肉飲酒都不克不及隨便,正人要拒絕市道上的贗品,食酒肉要有辨別才能,以防對身體形成傷害[1]。“食不語,寢不言”[15]408-414,吃飯睡覺時應堅持安靜,專心致志;甚至對坐姿也有請求,“席不正,不坐”[16]237。飲食的環境必須有禮有序,否則不克不及進食。孔子極強的性命意識,關切到生涯的方方面面,細致進微。孟子以“仁愛”為中間,主張“飲食之人,則人賤之矣,為其養小以掉年夜也。飲食之人無有掉也,則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?”[17]只顧口腹之欲,而忽視仁義品德是包養網ppt“養小以掉年夜”,為了仁義,寧可拋棄美食,甚至犧牲生命也不為過。荀子則更凸起“禮治包養app”,重視飲食禮節和寓教于食,“食飲、衣服、居處、動靜,由禮則和節;不由禮則觸陷生疾。容貌、態度、進退、趨行,由禮則雅;不由禮則夷固僻違,庸眾而野”[18]。“禮”是人們衣食住行的最基礎,一切都要以“禮”為基礎原則,相對于個體性命,不免難免有些本末顛倒了。
二、天人感應:“食”以“天”為根據
董仲舒汲取上古方術、黃老道論、精氣學說,對儒家正人治身術進行彌補和修復。孟、荀之后,董仲舒的治身觀念是朝向孔子的一次回歸[19]。比擬孟、荀,董仲舒加倍重視養身問題。飲食上,他衝破孔子對食材、習慣、禮儀等具體實踐層面的闡釋,以天人感應論、陰陽五行論為基礎,為“食”尋求“天”的依據。起首,董仲舒繼承先秦的天道論和人本主義思惟,重構了天與人的關系。董仲舒曰:
天、地、陰、陽、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九,與人而十者,天之數畢也。故數者至十而止,書者以十為終,皆取之此。人何其貴者?起于天至于人而畢。畢之外謂之物,物者投其所貴之端,而不在此中。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,而最為全國貴也。人下長萬物,上參六合。[20]1085
“天人合一”是前人心性尋求的最高境界,要凸顯人的位置,一定要觸及天。董仲舒將人與天首尾并列于“十端”,宇宙十年夜構成性元素的擺列,從天開始,至人結束,這并非純粹的宇宙現象,而是要體現人的主要性。十年夜元素始終處于一種彼此依存、彼此感化的狀態之中,它們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關性,盤根錯節,糾纏往復。任何一個元素自己都不成能是獨立的“單子”,只要當它們彼此發生感化才幹夠產生出萬物[21]。六合、陰陽、五行與人之間彼此感化、彼此影響。人作為十端之一,下能培養萬物,上能參照六合變化,顯然超出于萬物之上包養俱樂部。人與天在感化、效能和位置上似乎等量齊觀,足以看出人之尊貴。
其次,董仲舒把天的至上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。董仲舒曰:
天氣上,地氣下,人氣在其間。春生夏長,百物以興;秋殺冬收,百物以躲。故莫精于氣,莫富于地,莫神于天。六合之精,所以生物者,莫貴于人。人授命乎天也,故超然有以倚。物疢疾莫能為仁義,唯人獨能為仁義;物疢疾莫能偶六合,唯人獨能偶六合。[20]800
人與萬物始于六合之精氣,但人又比萬物尊貴,唯人之數能與六合之數巧合、婚配。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的目標論,實際上是他對天人關系的答覆[2]。《年齡繁露》中,天人感應的緣由是“天道各以其類動”[22]。萬物異性同質則可彼此溝通,互助相益,否則彼此損耗。同類相動、以類度類是萬物保存的廣泛法則。金春峰認為:“‘類比’‘無類類比’是董仲舒認識方式的本質特點。”[23]董仲舒對人的理論自負在于人有巧合六合的條件和官能,這是天人感應的條件。從生物類存在上講,只要同類可以懂得對方的言語、行為和性格,故董仲舒構造神靈之天的參照物必定水平上是人,而并非滿是神。董仲舒曰:
為生不克不及為人,為人者天也。人之人本于天,天亦人之曾祖父也。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。人之形體,化天數而成;人之血氣,化天志而仁;人之德性,化天理而義;人之好惡,化天之熱清;人之喜怒,化天之冷暑;人之授命,化天之四時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,年齡冬夏之類也。喜,春之答也,怒,秋之答也,樂,夏之答也,哀,冬之答也。天之副在乎人。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,故曰受,由天之號也。[24]310
天人同類的人類學依據是繁衍關系,人由天所生,天是人的祖先,故人的一切特徵均源于天。人的血氣、德性、稟賦、喜怒哀樂都來自天,這從邏輯上把天歸為上位,人歸為下位。董仲舒天人感應、人副天數的邏輯論證雖滿富聯想與奧秘顏色,實則是他在“神權”庇護下,宣揚人的氣力、感化和位置。“受”有遭遇、接收、蒙受之意,天有先在性和決定性,沒有天不成能有人,人是天的受體,人的仁義性格、喜怒哀樂都與天同呼吸共命包養行情運。是以,人的飲食也一定源于“天”,受制于“天”。董仲舒曰:
凡六合之物,乘于其泰而生,厭于其勝而逝世,四時之變是也。故冬之水氣,東加于春而木生,乘其泰也。春之生,西至金而逝世,厭于勝也。生于木者,至金而逝世;生于金者,至火而逝世。春之所生,而不得過秋,秋之所生不得過夏,天之數也。飲食臭味,每至一時,亦有所勝,有所不勝之理,不成不察也。”[20]1057
六合之氣運行規律決定萬物存亡規律,四時變化是萬物存亡往復的過程。春天木氣茂盛而生的萬物,到秋天金氣茂盛便會逝世亡;秋天金氣茂盛而生的萬物,到炎天火氣茂盛便會逝世亡;春天物種活不過秋天,秋天物種活不過第二年炎天,這是六合陰陽之氣運行的結果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曰:“故禾春生秋逝世,菽夏生冬逝世,麥秋生夏逝世。”[25]175禾、菽、麥的五行屬性分歧,根據天時運作規律而存亡。董仲舒曰:“六合之氣,合二為一,分為陰陽,判為四時,列為五行。”賴炎元解曰:“六合的氣,相合而為一體,區分為陰氣陽氣,判別為四時,擺列為五行。”[26]335六合之氣的流動有章可循,陰陽、四時、五行[3]的范疇都是氣運動的結果和表現情勢。是以萬物性命也遵守此規律,六合之氣運行到什么水平,萬物就生長到什么水平。飲食萬物各有其適宜之時,亦有不適宜之時,人要弄明白陰陽五行與食品之間的存在關系。陰陽變化與萬物生長的關系,“兩和”與“二中”是關鍵,董仲舒曰:
天有兩和,以成二中,歲立此中,用之無窮。是故南方之頂用合陰,而物始動于下,南邊之頂用合陽,而養始美于上。其動于下者,不得東方之和不克不及生,中春是也。其養于上者,不得東方之和不克不及成,中秋是也。然則六合之美惡在?兩和之處,二中之所來歸,而遂其為也。是故東方生而東方成,東方和生,南方之所起,東方和成,南邊之所長起之,不至于和之所,不克不及生;長之,不至于和之所,不克不及成。[20]1023
兩和,指東方之和與東方之和,分別指春分和秋分;二中,指南邊之中和南方之中,分別指夏至和冬至。“兩和”與“二中”每年周而復始、循環瓜代,南方之中(冬至),陽氣初生與陰氣合,萬物生長于地下;南邊之中(夏至),陰氣初生與陽氣合,萬物生長得最旺盛。冬至開始生長于地下的萬甜心花園物,若不經過東方(春分)之和,就不成能再生長;夏至在地上生長旺盛的萬物,若不經東方(秋分)之和,就不成能成熟。由此看來,冬至之目標是春分,夏至之目標是秋分,同時,沒有冬至和夏至,更談不上春分和秋分。這種嚴密的因果邏輯關系,似乎是由完善主義的“天”所設計好的,是萬物存在的定性法則和運作形式。萬物生長都是根據天道規律進行的。
三、飲食規律:“正包養女人人察物之異,以求天意”
董仲舒認為,萬物不克不及與人比擬擬,因為人生來自帶“天”的基因,與“天”幾乎有類似的心理構造和精力意志,天然就有體達天、認識天、感應天的才能。董仲舒構建了一個仁慈的“人格神”“無情神”“感應神”,“天”與人有著同樣向善、向生意義上的保存法則。天有道,人有道,飲食亦有道,關鍵是人能不克不及洞察天意,能不克不及讀懂和執行“天”的意旨,從而領略飲食的聰明地點。董仲舒曰:
四時分歧氣,氣各有所宜,宜之地點,其物代美。視代美而代養之,同時美者雜食之,是皆其所宜也。[20]1059
“宜”當適合、也許、恰當、大要講,其自己就是中國含混化、歸納綜合化思維的體現,“氣”之所“宜”,無非指的是一種和諧、均衡、中庸的狀態,而這種美妙的狀態是通過具體事物體現出來的。四時更替,陰陽變化,在肆意時間節點總會以合適的事物為代表來體達天意,把六合精華最豐盈、最飽滿的形態展現出來。故食品自帶此季節的品德、特徵和效能,取其精華,往其糟粕。如炎天的食品,有降暑效能,冬天的食品,有滋陰感化。天人同類,如母親哺養嬰孩一樣,天賜于人的,也恰是人所需求的。《呂氏年齡·盡數》曰:“食能以時,身必無災。”許維遹解曰:“不過差,故身無災疾也。”[13]68飲食合適時宜,身體就不會有疾病、包養網心得災難。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曰:“四時者,春生夏長,秋收冬躲,取予有節,收支有時。”[25]311秋收冬躲是萬物四時生長的規律,人獲取食品要有節律,把握好合適的時間。
其次,依照董仲舒的精氣論,人與物是“氣”所構成的分歧性命表現情勢,“凡養生者,莫精于氣”[24]447。氣是宇宙的最基礎,也是人養生的最基礎。《郭店竹簡·唐虞之道》曰:“脂膚血氣之青(情),䍩(養)眚(性)命之正。”[27]正乃正派、邪道之意,血氣順乃養生之年夜道。飲食目標即養人之血氣、精氣。合適季節長得旺盛又可食的食品,恰是六合精氣的表征,故可以補人血氣、養人正氣。賴炎元解曰:“代養,疑當作代食。”[26]423天賜予的美妙食品,人用它來養身,食品種類多,人便可以雜食,無益身心,這也合適現代營養學道理。但董仲舒的解釋路徑比科學道理奧妙得多,董仲舒曰:
故薺以冬美,而荼以夏成,此可以見冬夏之所宜服矣。冬,水氣也,薺,甘味也,乘于水氣而美者,甘勝冷也。薺之為言濟與!濟,洪流也。夏,火氣也,荼,苦味也。乘于火氣而成者,苦勝暑也。天無所言,而意以物。物不與群物同時而存亡者,必深察之,是天之所以告人也。故薺成告之甘,荼成告之苦也。正人察物成而告謹,是以致薺不成食之時,而盡遠甘物,至荼成績也。天所獨代之成者,正人獨代之,是冬夏之所宜也。年齡雜食其和,而冬夏服其宜,則常得六合之美,四時和矣。[20]1059
以薺、荼兩種植物為例,分別證明了冬夏為其所宜的緣由,冬天為水氣,薺菜滋味甜美,借著水氣會長得旺盛,甜美戰勝嚴寒,故而滋陰養人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:“薺冬生而仲夏逝世。”劉文典解曰:“薺,水也,水王而生,土王而逝世也。”[25]175冬天水氣,炎天火氣,故薺菜冬生成,炎天逝世。炎天為火氣,荼菜味苦,借火氣而熟,苦味勝過炎熱,故而緩解盛暑。《白虎通·五行》曰:“火味所以苦何?南邊主長養,苦者,所以長養也,猶五味須苦可以養也。”[1]171五味中苦具有養的特徵,故夏日服苦味最適宜。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曰:“其位南邊,其日丙丁,大德在火。……王瓜生,苦菜秀。”[25]200-201孟夏之月是火氣,荼,味苦,需借火氣以成熟。
中醫學認為,人體乃復雜的有機統一體,五臟、五位、五行、五味、五官、五情、五色之間彼此感化。《尚書·洪范》曰:“水曰潤下,包養網車馬費火曰炎上,木曰是曲,金曰從革,土爰稼穡。潤下作咸,炎上作苦,是曲作酸,從革作辛,稼穡作甘。”[4]296-297五行、五味、五位都是逐一對應的。董仲舒認為,天人同類,天有春夏秋冬,人有喜怒哀樂。董仲舒曰:“春,喜氣也,故生;秋,怒氣也,故殺;夏,樂氣也,故養;冬,哀氣也,故躲。”[24]333春天喜氣則萬物生,秋天怒氣則萬物逝世,炎天樂氣則萬物養,冬天哀氣則萬物躲。故每個季節都有其恒常性、統一性的特質,恰好是這一點,才使得萬物生長有度、存亡無方。《禮記·內則》曰:“凡和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調以滑甘。”鄭氏曰:“多其時味以養氣也。”[2]746春夏秋冬,分別對應酸、苦、辛、咸,分歧的滋味,對應分歧的季節,這樣才合適陰陽五行的規律。《白虎通義·五行》中曰:“南邊者,任養之方,萬物懷任也。東方者,遷方也,萬物遷落也。南方者,伏方也,萬物伏躲也。”[1]173南邊陽氣盛,主長養;南方陰氣盛,主加入我的最愛。
從陰陽五行或中醫學中單單解釋“吃”的問題,不免難免過于應付,幾千年來,中國人構建的天人哲學是一個平易近族的思維方法和聰明結晶,易學思維和意象風格已經烙在血統里了,此中難以具體化、客觀化、精確化的部門,也是以能被原諒。故“夏”與“苦”,“冬”與“甜”的內在邏輯問題也就被默認了。但是,天不言不語,萬物看似自生自長,實則由天所主宰。董仲舒在養生和天意之間投射了一道隱蔽的認知防線,唯正人謹慎察物,有洞析事物的敏理性和判斷力,才幹真正清楚參天取食的聰明。董仲舒是天道的年夜翻譯家,將抽象晦澀的奧妙之理,轉化為直觀性、實踐性的生涯內容,實則是在構建人們飲食思維中的天道觀念。為了更進一個步驟地解釋萬物存亡的具體內在法則,董仲舒又曰:
凡擇味之年夜體,察其包養網推薦時之所美,而違天不遠矣。是故當百物年夜生之時,群物皆生,而此物獨逝世。可食者,告其味之便于人也,其不成食者,告殺穢除害之不待秋也。當物之年夜枯之時,群物皆逝世,這般物獨生,其可食者,益食之,天為之利人,獨代生之,其不成食益畜之。天愍州華之間,故生宿麥,中歲而熟之。正人察物之異,以求天意,年夜可見矣。[20]1062
董天工解曰:“此言查食之所美,夏食芬,冬食薺,可以見天意。”[28]萬物存亡分歧時,各季節都有長得旺盛的,也有逝世亡不生的,甚至統一季節生長的食品,存亡也分歧步。規律是:當萬物生長旺盛之時,唯獨一種生物在此時逝世亡,假如它能食用,此物即是美妙之物;假如不克不及食用,說明有欠好的事物必須往除。相反,當萬物逝世亡之時,唯獨一種生物長勢茂盛又可食,人多吃無益;假如此物不成食,便可用來飼養家禽。天然萬物的生長,似乎潛躲著某種規律,無論是偶合,抑或是人的主觀臆想,都是受“天人合一”思惟觀念安排的。董仲舒提醒事物生長的廣泛現象,也是在為天道尋求符合法規性。至于事物若何才算長得旺盛?若何區分可食與不成食?四時常青不敗的事物又怎么解釋?董仲舒并沒有給出謎底。其實,董仲舒通過構建飲食與天道的邏輯,盡心盡責地為中國的天人哲學尋找前途,
正人擇食是以對“天”的懂得,對事物的洞察,以及本身敏銳的判斷力為條件的。董仲舒提出“可食”與“不成食”的觀念,實則也反應出飲食“辨識度”的問題。把握飲食規律,還需明智選擇,否則同樣危害性命。《黃帝四經·前道》曰:“是故正人卑身以從道,(知)智以辯之,強以行之,責道以并世,柔身以寺(待)之時。”[29]正人力行年夜道,必定要用聰明辨別好壞、長短。《論語·鄉黨》曰:“康子饋藥,拜而受之。曰:‘丘未達,不敢嘗。’”[16]239凡藥自有三分毒,孔子在不明藥性的情況下,這般警戒,是儒家嚴謹篤行的正人風范。飲食需求明智,人只要遵守天然,吃的才算是“甘旨佳肴”,“山珍海味”并非是龍肝鳳腦、金精玉液,而是最通俗、最常見的應季食材,如俗語講的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找醫生開藥方”“炎天一碗綠豆湯,解毒往暑賽仙方”“熱天一塊瓜,強如把藥抓”等。但是,當古人的味覺似乎已被科技化、商業化的內容所麻痹,認為吃蘿卜白菜是布衣,吃奇珍異食才是高人。于是,各種動物的腦髓、內臟首當其害,甚至已經惡化到吃人類本身的組織器官,如胎盤、逝世嬰等,簡直不成思議,天理不容。此外,太空養殖、轉基因、藥物催熟等食品觸目皆是,這些雖是人們生涯品質進步的標志,可是否意味著人們可以瘋長口欲、丟棄天然呢?確實值得我們反思。
四、飲食請求:“感念”與“中和”
天賜人以物,人必感念神的恩賜,心懷尊天敬祖之情,循天道擇食祭奠,以表對天的懷念和敬畏。在中國現代,“禮”與“醴”本一字,奉“天”、敬“神”都是以酒、食品。《禮記·禮運》曰:“夫禮之初,始諸飲食。其燔黍捭豚,汙尊而抔飲,蕢桴而土鼓,猶若可乃至其敬于鬼神。”[2]586“禮”最後源于人的覓食求生涯動,人們用黍米、豬肉、酒等食品通過簡陋的儀式來向鬼神表達敬意,祈禱獲得神的庇護和賜福。幾千年來,中國人一向堅守祭奠的習慣和禮儀,董仲舒也不破例。董仲舒曰:
五谷食品之性也,天之所以為賜人也。宗廟上四時之所成。受賜而薦之宗廟,敬之至也,于祭之而宜矣。宗廟之祭,物之厚無上也。春上豆實,夏上篹實,秋上朹實,冬上敦實。豆實,韭也。春之所始生也。篹實,麰也,夏之所受包養平台初也。麰實,黍也,秋之所先成也。敦實,稻也,冬之所畢熟也。……故正人未嘗不食新,天賜新至,必先之,乃敢食之,尊天敬宗廟之心也。[20]1013
春夏秋冬人們分別用應季的韭菜、年夜麥、黍稷、水稻祭奠天,故宗廟一年根據季節變化相應有四次祭奠。《禮記·王制》曰:“庶人春薦韭,夏薦麥,秋薦黍,冬薦稻。”[2]353鄭氏曰:“庶人無常牲,取興新物適宜罷了。”布衣沒有牛、養、豬等六畜,只需依照萬物天然生長的規律,春夏秋冬分別用與當季相適宜的韭、麥、黍、稻來祭神即可。孔子也非常強調祭奠的主要性,“雖疏食、菜羹、瓜,祭,必齊如也。”前人臨食,每品各出少許,置籩豆之間,以祭先代始為飲食之人,所以報功,有良心[16]236。飯前祭奠是前人主要的飲食習慣。王永祥說:“‘崇德報本’是中國人的一貫思維,生成萬物以養人,五谷之性可以食,乃天賜于人養其體者。”[30]人在服食之前,必須通過包養意思祭奠報答天、感恩天。
董仲舒非常強調尊天敬祖之心,祭奠不忘天道,請求祭奠的季節和食品都要遵守天然包養網ppt規律。上天賜予的新食品,正人先祭奠后進食,以表對天的尊重。《禮記·少儀》曰:“未嘗不食新。”[2]937新食品必須先用來祭奠。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曰:“禴祠烝嘗,于公先王。”鄭玄注曰:“春曰祠,夏曰禴,秋曰嘗,冬曰烝。”[31]祠、禴、嘗、烝的祭奠活動以祭拜先王。“是故正人合諸天道,春褅、秋嘗”。孫希旦解曰:“天道每時一變,而逆子思親之心因之,故一歲四祭者,不疏不數之節也。”[2]1207人祭奠天與祭奠祖先的心情雷同,應滿懷感謝與恩惠,以新食品來祭拜和懷念。
同時,“中和”為飲食的原則。董仲舒曰:“心台灣包養戰爭而不掉中正,取六合之美,以養其身。”[20]1040中庸之道的不偏不倚,是六合萬物對真、善、美的配合夙愿,也是天人和諧的關鍵。“和”不僅是天道人性的最基礎,還是人自我修養、心身和諧、養生長壽的最基礎[32]。董仲舒曰:“和者,六合之正也,陰陽之平也,其氣最良,物之所生也。”[20]1034“中和”乃六合陰陽均衡的最佳狀態,陰陽之氣堅持中正溫和,萬物才幹擴充自性,發展本我。“順天之道,節者天之制也,陽者天之寬也,陰者天之急也,中者天之用也,和者天之功也。舉六合之道,而美于和,是故物生,皆貴氣而迎養之”[20]1034“陽道舒,陰道促”[1]453。寬、急、舒、促是陰陽二氣的分歧特徵,相反相成,二者共存的獨一能夠是“和”,以得六合之美。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曰:“陰在內,陽之守也;陽在外,陰之使也。”馬蒔解曰:“陰性精專,陽性彪悍,故曰陰在內陽在外。”[33]49-50陰精陽彪,陰內陽外,二者彼此補充、彼此影響,缺一不成。
無論在中國前人的人生實踐、精力信心、倫理品德,抑或藝術創造中,“中和”之道都是最高的尋求。從心理貫穿到心思、精力層面,以中為節,以和為美,是中國人幾千年來醞釀的特有的審美韻味。董仲舒在天人感應的理論際遇里,天然要保存這種傳統的審美邏輯和文明精華。飲食雖小,原則事年夜,董仲舒還非常強調正人在大事上的謹慎作為,董仲舒曰:
正人慎小物而無年夜敗也。是故春襲葛,夏居密陰,秋避殺風,冬避重漯,就其和也。衣欲常漂,食欲常饑。體欲常勞,而無長佚居多也。行中正,聲向榮,意氣戰爭,居處虞樂,可謂養生矣。……得六合泰者,其壽引而包養留言板長,不得六合泰者,其壽傷而短。短長之質,人之所由受于天也。[20]1049
衣物堅持清潔,饑飽不過度,勞逸適中,冷熱不掉度,居處曠而不散,高而不威,此乃六合之“泰”。“泰”即六合中和的最佳狀態,得“泰”者長壽,包養犯法嗎不得“泰”者短壽。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曰:“飲食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,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算,度百歲乃往。”[33]4飲食起居有節律,勞作有度,是人長壽的秘訣。《呂氏年齡·盡數》曰:“凡食之道,無饑無飽,是之謂五臟之葆。”許維遹解曰:“葆,安也。”[13]68飲食過饑、過飽都會傷身體的五臟六腑,不挨餓,也不吃得太飽,才幹確保內臟機能健全。對于統治者來說,飲食也必須有節制。《呂氏年齡·先識覽》曰:“周鼎著貪吃,有首無身,食人未咽,害及其身,以言報更也。”[13]398統治者飲食假如太過豐盛,窮奢極欲、放縱口腹,就會有傷身亡國的下場。《包養app黃帝內經·素問》曰:“恬憺虛無,真氣從之,精力內守,病安從來。”[33]5人要把持本身的嗜欲,虛心恬靜,守住真氣,疾病從何而來呢?
飲食與正人品德也是分不開的。《年齡繁露·仁義法》曰:“詩曰:‘飲之食之,教之誨之。’先飲食而后教誨,謂治人也。又曰:‘坎坎伐輻,彼正人兮,不素餐兮!’先其事,后其食,謂治身也。”[24]248-249正人要修煉本身,必須要有所作為,而非滿足于口實之需。孔子曰:“正人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”[16]18正人的志向不在口腹之欲、貪圖享樂,德性才是最關鍵的。正人是儒家不變的幻想人格目標,故飲食在修身眼前顯得非常遜色,而道家天然主義天道論,卻比儒家更為親密地關注到人的保存問題。董仲舒雖接收了黃老道家的養生精華,但他最終還是要回歸儒家德性倫理的道場。
五、結語
“性命”一旦被賦予“天”的能量,似乎顯得更有說服力。董仲舒在“神權”的庇護下,構建系統的天道論、人性論,在“天人感應”的心思場中,把“唯天為年夜”的飲食思維、文明沁進人心。“天”在人的飲食實踐中飾演著精力引領者的感化,人堅持對天的忠誠和敬畏,便能把握和把持性命。人離不開食,食來自天,故人離不開天,這種看似公道的意象邏輯,很不難在中國傳統的思維形式里生根發芽。正人必須以“天意”節“口欲”,否則“天人合一”在最基礎的問題上就沒有了前途,人也就沒有了標的目的。董仲舒以“天人感應”的立場,為人們找到了保存的盼望,人的嗜欲在天道的籠罩中價值飆升,甚至成為“天”的一部門。假如說萬物源于天的理論成立,那么“天”頂多在人的精力和意識世界中篤定了權威,而在人的現實需求上并沒有即視性、實質性的效能,但崇奉的氣力遠遠超過現實的預想,這種精力動能恰是當今所匱乏的。人們對食品的恩澤之心被欲看和好處所淡化,人類瘋長的口欲物欲正逐漸吞噬著美妙的天然生態與資源,丟失落了對年夜天然的敬畏和謝忱,而這才是人與天然和諧相處的關鍵。
參考文獻:
[1]陳立.白虎通疏證:上[M].吳則虞,點校.北京:中華書局,1994.
[2]孫希旦.禮記集解:中[M].沈嘯寰,王星賢,點校.北京:中華書局,1989.
[3]孟子.孟子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6:242.
[4]孫星衍.尚書今古文注疏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86.
[5]雒江生.詩經通詁[M].西安:三秦出書社,2000:605.
[6]金景芳,呂紹綱.周易全解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1甜心寶貝包養網7:268.
[7]朱熹.周易本義[M].天津:天津古籍出書社,1986:152.
[8]陳鼓應.老子注譯及評介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84:298.
[9]司馬遷.史記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1:2357.
[10]龔鵬程.中國傳統文明十五講[M].北京:北京年夜學出書社,2006:25.
[11]朱熹.四書章句集注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1:93.
[12]左丘明.年齡經傳集解[M].杜預,集解.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97:1325-1326.
[13]許維遹.呂氏年齡集釋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7.
[14]張志聰.黃帝內經集注[M].杭州:浙江古籍出書社,2002:272.
[15]劉寶楠.論語正義:上[M].高流水,點校.北京:中華書局,1990.
[16]錢穆.論語新解[M].北京:生涯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,2012.
[17]徐洪興.孟子直解[M].上海:復旦年夜學出書社,2004:273.
[18]荀子.荀子[M].王朝明,注說.開封:河南年夜學出書社,2008:78.
[19]余治平.治身不敢違天——董仲舒的養身理包養故事念及性教導思惟[J].江蘇教導學院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02(2):35-38.
[20]鐘肇鵬.年齡繁露校釋[M].校補本.石家莊:河北國民出書社,2005.
[21]余治平包養站長.“推陰陽”而動六合:董仲舒的宇宙圖式——若何實現對先秦儒家宇宙論的改革與超出[G]//噴鼻港理工年夜學,噴鼻港孔子學院.多維視野下的晚期中國宇宙論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.噴鼻港理工年夜學,2019:213-243.
[22]董仲舒.年齡繁露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89:44.
[23]金春峰.漢代思惟史[M].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,1997:172.
[24]蘇輿.年齡繁露義證[M].北京:中華書局,19女大生包養俱樂部92.
[25]劉文典.淮南鴻烈集解:上[M].北京:中華書局,2017.
[26]賴炎元.年齡繁露今注今譯[包養女人M].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4.
[27]劉釗.郭店楚簡校譯[M].福州:福建國民出書社,2005:149.
[28]董天工.年齡繁露箋注[M].上海: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,2017:221.
[29]余明光.黃帝四經今注今譯[M].長沙:岳麓書社,1993:157.
[30]王永祥.董仲舒評傳[M].南京:南京師范年夜學出書社,1995:135.
[31]阮元.十三經注疏[M].臺北:藝文印書館,2013:330.
[32]肖群忠,霍艷云.董仲舒“德莫年夜于和”思惟探析[J].倫理學研討.2017(4):48-51.
[33]馬蒔.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[M].田代華,校.北京:國民衛生出書社,1998.
注釋:
[1]王充在《論衡·語增》中,曾駁斥過“文王飲酒千鐘,孔子百觚”的傳言,這話底本是想表白“圣人德盛,能以德將酒”,惋惜卻成了對兩位圣人的一種“高級黑”。文王、孔子假如真的可以“一坐千鐘、百觚”,那么,他們也就必定是“醉翁,而非圣人”了,算個酒囊飯袋還差未幾。見余治平、唐艷:《周公訓誡:“無彝酒”與“德將無醉”——經學詮釋下〈酒誥〉對酒的應用把持與德性規定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討生院學報》2018年第5期。王充在《論衡·語增》中說:“世聞‘德將無醉’之言,見圣人有多德之效,則虛增文王以為千鐘,空益孔子以百觚矣。”見《百子全書》第四冊,岳麓書社1993年版,第3286頁。酒為“節度”之物,過則傷身壞事,故以此凸現正人“治心”的主要性。孔子對酒的質量、品質的請求,更是對正人“治身”的謹慎請求。
[2]宋志明認為,董仲舒天人學說的第一個基礎論點是“人上有天”,其不是一個關于天然哲學的論斷,而重要是一個關于政治哲學的論斷。見宋志明《中國現代哲學通史》,中國青年出書社2016年版,第234頁。
[3]陰陽與五行,絕不是東方哲學意義上的范疇的抽象或概念的普通,也必定不是古希臘哲學中的萬物始基,也有別于印度現代哲學所提出的地、水、風、火“四年夜”宇宙元素,而是包容實存的物、可感覺的象、被思惟的意在內的一種合體,是人人、物物、事事以及人與物、人與事之間的一種關系狀態。見余治平《中國的氣質——發現活的哲學傳統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2004年版,第20頁。“五行”學說進一個步驟完美了宇宙運作的圖式,為人保存活著做了聯系性、整體性的詮釋。這與幾千年來中國人的關系性思維不無關系,因為這種中國式思維特點,培養了中國與東方完整分歧的養生哲學。
責任編輯:近復
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Times New Roman”;}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宋體”;}@font-face{font-family:”Calibri”;}p.MsoNormal{mso-style-name:註釋;mso-style-parent:””;margin:0pt;margin-bottom:.0001pt;mso-pagination:none;text-align:justify;text-justify:inter-ideograph;font-family:Calibri;mso-fareast-font-family:宋體;mso-bidi-font-family:’Times New Roman’;font-size:10.5000pt;mso-font-kerning:1.0000pt;}span.msoIns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mso-style-name:””;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text-und包養俱樂部erline:single;color:blue;}span.msoDel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mso-style-name:””;text-decoration:line-through;color:red;}@page{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header:no;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footer:no;}@page Section0{margin-top:72.0000pt;margin-bottom:72.0000pt;margin-left:90.0000pt;margin-right:90.0000pt;size:595.3000pt 841.9000pt;layout-grid:15.6000pt;}div.Section0{page:Section0;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