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分類

偶得是書,何其有幸——撿漏東北聯年夜傳授的找九宮格教室收藏–文史–中國作家網

蓋有皮名舉名字印章的《古代汗青》書內頁

周末按例往書攤,何曾想到竟有興趣外驚喜。

中文書淘到一本由劉小楓謀劃出書的“柏拉圖注疏集”之《幻想國》,聽說是對勘古希臘語原文譯出,號稱第一尺度譯本。

推車分開,途經一書攤時,一位賣書老板對我喊道:“過去照料下生意嘛!”我說:“上新的書都看過了,沒有想要的。”他一邊叫我出去了解一下狀況,一邊忙著用手機給他人發語音。我將他店里新的、舊的書又掃了一遍。發明上周看到過的一本英文書還在,有點破襤褸爛的,布面的漆都快失落沒了,書脊和扉頁用膠帶粘住,紙張些許發黃,註釋有不少處所用筆勾勾勒畫。1931年出書,卻是一本老書,康奈爾年夜學汗青系傳授寫的《古代汗青》,也就是胡適師長教師留學的那所名校。上周詢價,他要二十塊錢,我出十塊錢,最后不了了之。此刻再問,他竟要三十塊錢,還說是給老熟人的價錢。我也不想戳穿他,只說十塊錢我拿走,多了就不要了。他又說:“老書!老書!”一邊嘀咕著,一邊把我放下的書拿在手里翻了翻。我徑直往推車,剛走了四五步,就聞聲他喊:“拿往!”我就折回掃碼付出了十塊錢后,走了。

回抵家,逐一翻閱“戰果”。輪到這本英文書時,先把作者查一查。作者名叫卡爾·貝克爾,本來是美國有名汗青學家,中譯本的書還不少,評價也很高。手頭這本居然是其代表作,並且正好是1931年的第一版,我暗自興奮——撿漏了。然后才留意到舞蹈場地扉頁上的紅章,印著“皮名舉章”四個字,看到人名的第一反映是會不會跟皮錫瑞有點關系,但轉而又否認了這個動機,究竟皮錫瑞是晚清的經學巨匠。于是我檢索“皮名舉”。天啊!公然是皮錫瑞的孫子,的確不敢信任!我細心把書翻了一遍,除註釋頂部的另一處紅章,在扉頁前的空缺頁以及書末最后一頁,還各有一處灰色印章,估量本來是藍色垂垂褪往成灰色。兩個印章分辨是他的名字的中英文和湖南長沙的字樣。

皮名舉,1907年生,1927年留學美國,專攻世界史,先進耶魯,再進哈佛,獲博士學位。1935年回國,執教北年夜,與有名傳授錢穆并稱“錢皮”。1937年隨東北聯年夜遷昆明,又與史學家雷海宗齊名,學界稱“南有皮名舉,北有雷海宗”。1942年回到長沙,直至1959年去世。

依據皮師長教師的上述經歷,猜測這本書購于美國留學時代,且是第一版,正面反應出他對那時史學新理念、新作品的靈敏洞察,然后漂洋過海回京,又輾轉昆明。等他回到長沙,書卻留在了這里。或許是忍痛割愛,或許賣書換命也說不定,1對1教學究竟那時代的名傳授們都過得很艱巨。時至本日,也有八十二年了。我不明白其間這本書經過的事況了些什么,至多比我寡淡的人生要豐盛且滄桑得多。從林林總總的勾勒看,字跡有鉛筆、鋼筆、圓珠筆,甚至水性筆,色彩有紅的1對1教學、藍的、黑的、灰的,甚至粉白色。我想他的筆跡不成能那么小兒科,標注的英語單詞連交流我都熟悉,身為哈佛博士的他也盡不會逐一注明,顯然,這些字跡都不是他共享空間自己的。但書中有一種淺白色的勾勒,往往在要害文句或段落下筆,倒很像是巨匠的風范。

偶得是書,何其有幸!皮師長教師平生嗜書如命,從美國回來除往給祖母帶了治病的一斤西洋參外,其余四年夜木箱子滿是書。在南遷云南的途中,行李丟了,卻光榮書還在。回湖南時遇雨,他抱著書躲雨,卻把行李扔在雨里,任皮夫人在雨中混亂,直至臨終前記憶猶新的仍然是書……現在,他的收藏之一顛顛撞撞流轉到我手里。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